2025年10月24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武晓淦一行莅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就北斗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走访调研。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何宽、副院长孔令惠、工程测量技术教研室负责人郭玉珍等陪同调研并参加汇报座谈。

武晓淦副秘书长参观科普基地
武晓淦副秘书长先后参观了北斗虚拟仿真实训室、测绘仪器展室、地图文化展区和北斗三号系统霍尔沃茨墙等特色科普区域。在北斗虚拟仿真实训室,武秘书长观看了学院自主开发的“北斗+珠峰高程测量”资源,对资源建设的创新给予高度评价;在测绘仪器展室,从传统像片纠正仪到现代无人机、无人船的展品阵列,生动展现了我国测绘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北斗三号系统霍尔沃茨墙前,武秘书长详细了解了学院将航天科技转化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特色做法。
座谈会上,何宽院长从基地建设历程、科普课程体系、社会服务成效和未来发展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他介绍,学院科普教育基地自建成以来,已开发“北斗小学者”系列讲解词、微课、实践等内容5套,累计接待开封及周边地市中小学生1万余人次,获批“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基地创新打造的“北斗+职业教育”科普模式,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武晓淦副秘书长对学院在北斗科普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水利、黄河特色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普教育路径,为北斗系统大众化、产业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方面,学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前沿航天科技走进中小学课堂,体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担当。
针对基地未来发展,武晓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突出“水利+北斗”特色,围绕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流域等国家战略需求开发科普产品;二是加强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的合作,积极参与“北斗乐跑”全国联动校园活动;三是完善基地运行机制,在保持公益属性的同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他还就基地命名提出了“黄河流域北斗科普教育基地”等更具特色的名称建议。
孔令惠副院长表示,学院将认真研究落实武秘书长的指导意见,在协会支持下加快推进基地提档升级,力争早日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为培养新时代北斗、测绘、航天科技后备人才,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调研期间,武晓淦副秘书长还就学院2026年“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区域赛事训练、北斗科普讲师培训等事宜与学院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一条: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
下一条:测绘工程学院领导老师暖心助力20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