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刘国际作重要讲话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卫东作专题报告
8
月
27
日
上午,我校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期初教学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国际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卫东出席会议,各教学院系部党政领导及教务处科级以上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教务处长焦爱萍总结了暑期工作,并安排布置了本学期重点工作。2015年暑期完成的主要教学工作有:一是完成水工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所有资源制作上传和课程搭建等任务,并在全国推广使用,即将迎来教育部、财政部的现场答辩验收;二是圆满完成由我校承办的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省级等9个骨干教师培训班,共有来自省内外130余所院校的453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充分发挥了我校国家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各教学院系部组织350余名教师制作了400余个微课作品,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四是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我校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五是完成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六是完成了水利部、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布置的教育行业标准规范、河南省高职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评审指标体撰写完善工作,组织筹备召开全国水利高职教研会2015年年会、第四届全国水利职教名师、职教教学新星及水利类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等建设骨干(特色)专业评选申报工作;七是各院系利用暑期积极开展了专业调研、毕业生回访、技能培训、实训条件建设、技术服务等工作。
本学期,学校将以组织开展各级微课竞赛、教学空间建设与使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为抓手,继续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和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应用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从实训教学管理与评价、实训基地建设及安全管理、学生技能竞赛月活动、参加水利技能大赛、技能鉴定、精湛技能认证等方面加强实训教学和学生技能培养;加强新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涉外能力和专业带头人培养;校企合作继续深化专业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材形式,探索开发集文字教材、数字资源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通过在各个教学环节加强学风考风建设,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精神。
教务处副处长赵兴安布置了期初教学运行、教学检查等各项工作。示范办主任、教务处副处长薛建荣简介了本学期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填报、高等职业教育成果展案例征集等工作,通报了教学管理平台使用情况。
王卫东以《机遇与挑战》为题做专题报告。他从职业教育发展、水利事业发展、改革发展定位、下一步工作重点等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与水利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提出了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定位。他要求我校各教学单位要充分认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努力为学生实现出彩人生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做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实践者,不断深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高信息化应用与发展能力,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提升专业对接产业的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配合“走出去”战略的办学能力,努力打造水利行业职工培训基地和特色专业区域培训中心。
刘国际发表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机构调整后各新班子成员带领教学单位在暑期所做的各项工作。深入解读了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意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完善教学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意见》的提出是落实职教会议精神的重要文件,对今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最后,刘国际对教学部门提出以下要求:一要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注重团结务实。二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意见》精神,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工作思路。三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建设一批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一流专业;做实校企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变化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建设,确保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