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8日,以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应崧教授为组长,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为副组长,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委员、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汪建云,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原院长樊至光,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贾俐俐,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委员陈春梅,淄博职业学院质控办主任宗美娟,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刘涛为成员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组一行8人莅临我校现场调研教学诊改试点工作。
17日上午,在我校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了全国诊改委专家进驻试点院校现场指导工作会。专家组全体成员、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调研员秦剑臣、我校领导出席了会议。我校全体中层干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卫东主持。首先由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调研员秦剑臣讲话,代表河南省教育厅对全国诊改委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指出河南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需要各位专家在操作层面给予试点院校更多的指导。我校党委书记许琰致欢迎辞,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在查诊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校教学诊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任、专家组长杨应崧教授讲话,对专家组开展现场调研的基本任务、基本原则、工作安排、具体要求作了说明。随后,我校副校长焦爱萍从学校概况及建设基础、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下一步工作思考三个方面做了题为《建设内部质保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汇报,强调我校将继续完善细化质量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内涵。全体员工树立“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培养“零缺陷思维”。通过诊改试点工作,形成学校的质量行为动力,提高学校质量建设的水平和格局。
会后,与会专家分3组与校领导,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科技处、数字办、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分别进行了组长访谈、专家访谈、现场查诊、听取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汇报。17日下午,专家组又分别召开了管理部门负责人座谈会,部分专业、课程、教师座谈会,平台建设与管理人员座谈会。随后,专家组举行了会议。
18日上午,在我校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了全国诊改委专家进驻试点院校指导反馈会。会上,杨应崧组长代表专家组陈述指导意见和建议。他指出,作为首批教育部确定的诊改工作试点院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承担起诊改先行者的责任,诊改试点工作反应快、起步早、做得实,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同时建议学校接下来进一步提升质量理念、延伸两“链”建设、推进考核性诊断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快校本数据平台开发建设。杨教授同时希望学校发挥优势、认准方向、保持定力,出经验、出成效,形成典型案例,发挥示范作用。接着,三个工作小组组长分别陈述小组意见和建议后,专家组其他成员也发表了意见。
我校党委书记许琰对专家组的诊改指导表示感谢,明确表态:一是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明确整改目标和努力方向,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把专家的中肯意见和建议转化为推动课程诊改、专业诊改、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等工作的实际行动;二是将认真学习各位专家为学校带来的先进治理理念,并以此次现场查诊为新的起点,深入落实教育部、教育厅有关诊改工作通知文件精神,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提升质量意识,稳步推进质量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针对河南省高职院校诊改工作情况,杨应崧教授表示:河南省教育厅在教育部有关诊改文件下达后不久,立即组织全省范围的诊改业务培训,及时部署相关工作。制定下发全省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推荐的三所全国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试点院校主动作为,认真学习诊改理念和文件精神,通过邀请专家报告和开展工作研讨,明确办学质量主体责任,探索营造诊改机制,明晰了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三所诊改工作试点院校的实践经验,为全省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借鉴。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调研员秦剑臣在表态发言中表示:我省将认真领会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推进我省教学诊改的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我省教学诊改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落实质量立校战略,服务好学生成长成才;同时,我省将遴选一批试点院校,通过举办研修会、邀请专家报告会等形式,进一步理解教学诊改内涵,明确办学质量主体责任,明晰建设思路,及时传递、共享试点阶段性成果,积极指导、推进面上诊改工作;并诚挚地希望各位专家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指导我省高职院校的工作,推动我省高职院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