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测量  >  正文

黄河水院2014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统计结果及简析

阅读次数:次  来源:

黄河水院2014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测

统计结果及简析

大学新生入校后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容易出现适应不良、抑郁和焦虑等现象,为及时掌握2014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院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在各系的积极配合下,于10月20日—11月20日进行了全院心理健康普测。

一、普测工具简介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主要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 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 度如何。该量表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十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每一个项 目均采取1~5级评分

二、普测方式与统计结果

(一)普测方式

本次心理健康普测采用网上测评,从10月20日开始,各系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克服机房少、电脑无法联网等多种困难,组织学生认真施测,圆满完成普测任务。截止至11月20日,各系参加心理普测的人数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各系参加心理健康普测人数统计表

序号

系  别

人数

已测人数

已测比例

备  注

1

水利系

912

878

96.3%

 

2

水资源系

240

56

23.3%

 

3

环化系

292

291

99.7%

 

4

交通系

390

377

96.7%

 

5

土木系

830

314

37.8%

 

6

测绘系

633

619

97.8%

 

7

财经系

580

564

97.2%

 

8

管理系

368

328

89.1%

 

9

信息系

329

213

64.7%

 

10

机电系

771

761

98.7%

 

11

自动化系

515

500

97.1%

 

12

外语系

134

103

76.9%

 

13

旅游系

236

202

85.6%

 

14

艺术系

148

130

87.9%

 

总和

 

6378

5337

83.7%

 

(二)普测总体结果

1.测验记分说明

SCL—90测试的统计指标主要为总分和因子分。

1) 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

2) 总均分: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

3) 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

4) 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的总分)/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5) 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个项目分为10大类。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因而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

2.测验结果解释

按全国常模结果,(1-5的5级评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详细分类如下:

1) 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1~1.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

2) 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

3) 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

4) 在3.5~4.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

5) 在4.5~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且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我院本次参加心理健康普测的5337 名学生中,总症状指数在1.5-3分之间,可能有一般心理困扰的学生占803人,占参加测验学生总数的15.05%。任一因子分数或者总症状指数大于3 分,可能有中度或重度心理困扰的学生有153人,占参加测验学生总数的2.87%。各系中度或重度症状学生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各系中重度症状学生分布情况

单位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总人数

占系部总人数的比例

水利系

14

3

17

1.94%

水资源系

1

0

1

1.79%

环化系

5

3

8

2.75%

交通系

6

1

7

1.86%

土木系

10

3

13

4.14%

测绘系

21

2

23

3.72%

财经系

5

10

15

2.66%

管理系

4

8

12

3.66%

信息系

6

1

7

3.29%

机电系

19

1

20

2.63%

自动化系

4

2

6

1.20%

外语系

6

8

14

13.59%

旅游系

3

5

8

3.96%

艺术系

1

1

2

1.34%

共计

105

45

153

2.87%

 

三、结果简析

1.总体分析

以 上数据表明,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有15.05%的学生可能有心理方面的困扰,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该部分学生若通过合理的调节 方式,及时克服心理困惑,可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需要班级同学和老师的及时关注。

请各系心理指导老师、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重点关注占2.87%的中等程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学生名单见附件2),并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咨询与辅导,如果发现问题较为严重请及时和心理咨询中心联系,以便进一步进行排查,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2.因子分析

在此次调查采用的问卷SCL-90中,如因子的平均分大于或等于3分以上,可能在某个维度上症状较为明显。根据本次普测结果,我院2013级新生各因子分平均分大于3分的学生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表3:各因子中度以上人数分布

N= 5337

4因子分3

因子分>4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敌对

37

0.69%

5

0.09%

焦虑

26

0.49%

3

0.06%

精神病性

20

0.37%

2

0.04%

恐怖

16

0.30%

2

0.04%

偏执

33

0.62%

2

0.04%

其他

28

0.52%

2

0.04%

强迫症状

61

1.11%

6

0.11%

躯体化

11

0.21%

1

0.02%

人际关系敏感

65

1.22%

4

0.07%

抑郁

23

0.43%

5

0.09%

 

从表3可以看出,因子分3分,人数排名前三位的是人际关系敏感(65人),强迫症状(61人)和敌对倾向(37人)。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主 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该量表得分较高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不良自我暗示, 消极的期待等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该分量表提示为“中重度”表明个体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人际交往中自卑感较强,并伴有行为症状(如坐立不安,退缩等)。在 日常生活中会体现为内向、敏感,不大主动与人交谈,但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在意,有时会显得神经过敏,偶尔会表现出被动攻击,影响其人际关系,使之朋友 较少。在我院心理咨询已接待的若干例个案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例如: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和同学交流较少,人际关系紧张,独来独往等。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14级新生刚刚进入大学,还没能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交往环境和方式,而且很多学生缺乏集体生活,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巧。

强迫症状因子主 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反映在这一因子中。该因子的得分越高,表明个体 越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和冲动,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在此种症状上表现越不明显,没有出现强迫行为。

该分量表提示为“中重度”表明强迫症状较明显,个体越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和冲动,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2014级新生面临来自社会、家庭、学业等方面的压力,部分学生因为之前经历或者生理原因,本身带有一定的问题根源,同时可能与很多新生进入大学一段时期后,对新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仍不了解、不适应有关。

敌 对因子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各方面。该量表得分较高的人在日常生 活中可能会表现出容易烦恼和激动、自己不能控制的大发脾气、经常表现出不友好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该分量表提示为“中重度”表明个体易表现出敌对的思 想、情感和行为。这可能和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及长辈对子女过于溺爱,导致一些学生存在自我中心倾向,不懂得如何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不善于克 制冲动,这也是引发大学生行为冲突和矛盾的一方面原因。

三、建议与对策

造成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家庭成长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文化、同伴群体、先天遗传、应激性事件等各种因素,针对我校2014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和心理普测结果,建议如下:

1.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本次心理健康普测结果显示,我院2014级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倾向方面问题较多,说明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方面需要得到改善和提升。面对这种现象, 我们除了要开展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讲座外,还应该开展一些团体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尤其是素质拓展活动,它为大学生人际沟通、自信交流和自我激 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还可以增加人际交往、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期达到发掘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和谐发展的目的。

2.积极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和干预

通 过普测我们了解到我院2014级新生中有很多存在中重度心理困扰的学生,而且可能还有一些心理困扰比较严重的学生在这次普测中没有检测出来,这些学生自己 的心理调节能力可能不足以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如果不及时干预的话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甚至会有一些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这就需要每个班的心理老 师、心理委员进一步细致排查,了解详细信息,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干预,发现心理困扰比较重的学生要及时通知院心理咨询中心。

3.提高班级心理委员的专业性,加强心理危机三级预防体系

为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1月9日下午,我院特邀河南大学王瑶教授在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开展了“校园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主 题知识讲座。我院学生处及团委全体工作人员和各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分团委书记、全体辅导员、班级主要干部等70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提高了学工队伍和 学生干部对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提高了学工队伍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能力,为及时发现并消除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提供了应对策略。

目 前我院各班级均配备了一名心理委员,心理咨询中心将于12月份举行第二期“朋辈心理咨询培训”活动,培训2014级新生班级的班级心理委员,提高他们的心 理健康知识和朋辈咨询技能,希望他们可以真正起到“心灵观察员”的作用,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动态,帮助班级同学解决日常心理困扰。在开展朋 辈咨询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上报系心理指导老师,“通过院-系-班”三级预防体系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4.共建校园和谐心理文化环境

大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和谐校园文化,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的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 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所以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风、 系风、校风建设宣传活动。好的作风严谨、文明,能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能在更加和谐、阳光的环境下生活、学习。

 

附件:1.注意事项

          2.各系中重度学生名单

 

 

                                    学生工作部(处)

                                    2014年12月1日


附件1:

注意事项

鉴 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存在误解的现状,希望各系部学生管理人员拿到测评结果后一定要做到首先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个人隐私,否则心理测试的正面积极作 用不但无法实现,反而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具体来说,要求做到测评结果只能传送到书记、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心理指导老师、辅导员,坚决不能扩散(包括口 头和书面信息)。

第一,希望各系部端正认识,一定不要轻易给学生贴“心理变态”、“心理不正常”、“精神病”等标签,防止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二,这部分学生很敏感,管理或谈话时要注意方式,尽量不要流露出自己已经掌握了他的这部分个人隐私的情况,防止其产生防卫心理或抵触心理。

第三,希望各系部加大心理卫生观念的宣传力度,采用妥当方式端正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使其早日乐意主动接受心理咨询服务,以便进一步确定心理问题的程度。
附件2:

各系中重度症状学生名单

为了保护中重度学生的隐私和信息,本表只通过办公自动化工作便签的形式传送给各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


上一篇: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我院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情况报告
下一篇:微博成瘾会导致心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