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身边的榜样  >  正文

党史师说 | 光芒闪耀的信仰

阅读次数:次  来源:

百年风雨路,奋进新征程。为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校学生工作部推出“百部故事重温百年党史”系列活动,遴选百名优秀学生工作者,与广大青年学生共同学习中共党史,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

张斯琪,女,中共党员,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自2019年9月起担任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辅导员,并兼任支部宣传委员。


蒋筑英,1938813日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5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他在北大期间,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掌握了英、俄、德、日、法五门外语。由于家庭困难,蒋筑英靠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大学期间十个寒暑假,他有八个是在图书馆度过的。

1962年夏,即将毕业的蒋筑英做了关于未来的重要决定,他前往长春,成为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门下”的的研究生。彼时,他的母亲来信催他回上海或杭州工作。蒋筑英理解母亲的苦衷,但他最终还是写信说服了母亲。科学无止境,蒋筑英在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精益求精。蒋筑英正在刻苦钻研光学理论,这一切,导师王大珩都看在眼里。他曾对蒋筑英有过这样的评价,这个学生质朴、正直、勤奋,是块璞玉,经过雕琢必然会放出奇光异彩。根据导师的指点,蒋筑英选定了光学传递函数这一开创性研究课题。

1965年,他年仅26岁,便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此后,他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就,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70年代,蒋筑英就与导师王大珩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破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铺路工作,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这是蒋筑英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这些在蒋筑英同事的回忆中,同样能找到答案。

据曾经的一位同事回忆,那些年出国,大家都要买彩电、买冰箱或是洗衣机。蒋筑英去德国进修回国时,却只给家里添置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余下的出国补贴他都拿了出来,给室里添了一台打字机、一部录音机和一些紧缺的光学部件。那时候电子计算器很珍贵,他一下子买了二十台,分发给同事们。“我当时工作要用到德国肖特光学玻璃表,那么沉的东西,他就直接从国外给我带了回来。后来得知,为了省些钱,他在德国都是自己做饭,国外卖的最便宜的鸡骨架就是他难得的大餐。”蒋筑英的同事回忆说。

他的精神时时激励着每一个人,他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1982612日,蒋筑英赴成都验收X射线天文望远镜空间模拟装置时,由于工作劳累致使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615日在成都逝世。追悼会上,我国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先生流着泪读着悼词,人们泣不成声。大家都为能有这样的一位好同志而骄傲,也为过早地失去他而扼腕痛惜。蒋筑英曾经奋斗过的长春光机所第四研究室,已经成为国家光学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机构的名称和规模虽然变了,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每一个人。

一种精神凝聚一种力量,一种力量传递一种信仰。蒋筑英,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在吉林大地上,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上一篇:党史师说 | 讲华罗庚故事 学华罗庚精神
下一篇:党史师说 | 永远的丰碑瞿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