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起点,只专注进步
不畏惧挑战,只相信积累
不沉溺空想,只付诸行动
他就是李岳伦
他坚信
最慢的脚步不是跬步,而是徘徊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李岳伦,中共预备党员,机械工程学院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22级学生。
知识为翼,飞越命运重峦
踏入大学校园后,他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古训刻进骨子里,把每一份努力都沉淀在日常的积累中。课堂上,他是最专注的聆听者;实训室里,他是最晚离开的身影。连续两个学年,他的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均位列专业第一,凭借优异表现先后斩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对他而言,书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跨越阶层的桥梁——他用脚踏实地的耕耘,在贫寒与理想之间铺就了一条向上的路。


千锤百炼,成就技能尖兵
“理论是基石,实践是翅膀。”李岳伦深知,真正的成长需要在实战中打磨。每到暑假,当同学们踏上归程,他却一头扎进实训室,在设备的嗡鸣与图纸的堆叠中开启“备赛模式”。从知识漏洞到技能短板,他用近乎严苛的自律制定学习计划,让清晨的曙光与深夜的孤灯成为奋斗的见证者。
2023年,他代表学校首次征战河南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能大赛,便以黑马之姿斩获省级一等奖;同年,在“中望杯”工业软件大赛中再获全国二等奖。2024年,他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中获得3项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无数次重复练习的枯燥,是屡败屡战的坚持——他用行动证明:没有凭空而来的胜利,只有千锤百炼的锋芒。


志愿担当,点亮青春底色
在追逐个人成长的同时,他连续两年参与郑开国际马拉松志愿服务,顶着烈日为选手递水、弯腰捡拾赛道垃圾,用汗水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两次获评“优秀志愿者”。于他而言,志愿服务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用青春温暖社会的双向奔赴。

他用“慢功夫”跑出了“快成长”,用“笨方法”走出了“新高度”。愿我们都能从他身上汲取力量:把每一次练习当成成长的阶梯,把每一次挑战当成蜕变的契机,在脚踏实地的坚持中,遇见更辽阔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