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沙颍畔,职教改革奏强音。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以“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大国工匠”为主题,深度报道我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用镜头记录下我校水利专业师生在校内实训场馆模拟及“一带一路”枢纽港口实战的英姿,展现出新时代我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图景。





3月上旬,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组深入我校进行调研采访,记录师生们在仿真水坝、河流等模拟场景中的真实情景:在国内领先的水工建筑物仿真实训中心,学生们积极动手测量流速、水位等水力要素,通过观察分析消力池中水跃等现象深入理解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特点;运用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水域形态数据,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同步呈现流场可视化分析。“我们构建了‘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体系,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水利技艺,更要精通智能监测、生态修复等前沿技术。”专业负责人这样介绍。
镜头切换至周口港这个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上,央视记者捕捉到我校治河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的奋进身影。依托“校港双元”育人模式,师生团队参与港区航道疏浚智能监测项目。通过BIM建模与北斗定位技术的综合运用,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航道断面测量、疏浚土方计算等实务操作,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中原出海新通道”建设的具体实践。这种“项目进课堂、工地变教室”的教学改革,使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6%以上。
此次央视聚焦是我校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缩影。当前,学校正以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契机,持续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努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内河航运规划等重大需求,学校陆续开设新专业,构建起涵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力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学校将持续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水利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治水兴水事业锻造更多“水利铁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责任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水利职业教育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