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25-10-24 责任编辑:王红   审核人:王名哲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全校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黄水力量。

    党委书记 周保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水利职业教育的“排头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全会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了磅礴力量,为“十五五”时期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党委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生根;以创新理论武装为核心,强化思想引领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提升群众组织力,把广大师生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扩大社会号召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彰显黄水的使命与担当。

    党委副书记、校长胡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会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内涵丰富、催人奋进。

    作为河南省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将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全会精神的认识理解,结合工作实际,守正创新、求真务实,切实推动学校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落实落细。立足“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锚定“职业本科”发展方向,紧扣第二轮“双高计划”建设目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动力引擎,系统推进“中-高-本”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全力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黄水”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杨彦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作为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意义重大。我们要紧跟全会指引,将全会精神融入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师生深耕专业理论,磨炼过硬本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同时,全会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六个坚持”基本原则。学院将以此为根本遵循,继续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学院工作始终。引导师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筑牢信仰之基,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机械工程领域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楚万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全会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以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强国为核心任务。教育是实现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根本抓手,会议指出要统筹教育强国建设,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作为学院党总支书记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十四五”成果总结,主动对接“十五五”规划,充分发挥国际教育学院优势,加强与海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师生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延: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彰显党中央的战略远见与历史担当。我院师生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我们将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与思政工作,培育扎根电气、电力、电子领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征程上,电气工程学院将锐意进取,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金融与会计学院党总支书记 胡晓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会议,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令人振奋、倍感鼓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新征程上,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专业的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行业技能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商务与管理学院院长 吕梁: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了蓝图。我第一时间学习了会议公报,倍感振奋。公报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提振消费,这与我院专业群服务面向深度契合,也为我院正在起草的“十五五”规划指明了方向。学院将锚定“十五五”规划蓝图,聚焦服务商业贸易行业发展与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实施“三个一批”:改造一批传统专业,植入AI运营、数字商业治理模块;攻克一批科研高地,聚焦“跨境电商+海外仓”网络优化,支撑“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输送一批数字商务尖兵,与龙头平台共建产业学院,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商贸技术技能人才,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贡献商管院力量。

    校团委副书记 姜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会议,全会提出的“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部署,为高校共青团履职指明了实践路径,为青年成长指明了航向。未来,我要更立足于“为党育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想引领,依托“青马工程”“青年宣讲团”等载体,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成长养分,搭建实践建功平台,聚焦科技攻关,通过“挑战杯”“创青春”等竞赛,引导青年聚焦“卡脖子”难题,勇闯创新“无人区”,立足社会服务,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全会绘就的蓝图正成为大学共青团引领青年挺膺担当的行动号角,让我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以青春之力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

    水利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李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系统谋划了“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通过深入学习全会公报,我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在统筹全局发展之际,也为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潜心教书育人,为培养更多“懂技术、有情怀、敢担当”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新的征程。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 职保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十五五”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师生第一时间学习全会精神、热议规划蓝图,倍感振奋与使命在肩。

    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部署,与学院深耕土木、交通领域的办学定位高度契合,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必须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深度对接产业需求,将“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理念融入办学全过程,才能培养出适应国家需要、行业升级的高素质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既是政策要求,更是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下一步,学院明确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优化学院发展目标,多维推动落地落实,与祖国同频同向同行。

    测绘工程学院副院长 孔令惠: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部署,我倍感振奋。全会从科技自立、产业升级、绿色转型、民生福祉等七大方面擘画蓝图,把“高质量发展”写进人民日常,再次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将教育、人才、创新置于民族复兴大棋局的远见。作为测绘学院一名党员干部,我深刻体会到,现代职业教育正是链接产业升级与民生幸福的关键支点。我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五金”建设清单:金专业对接新质生产力,金课程融入绿色数字技能,金教材覆盖国产自主技术,金基地共享校企研发,金师团队把支部建在实训室、生产线上,让教师党员在攻关现场、实训车间当先锋,培养更多胸怀家国、手握绝技、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为2035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职教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办主任 黄亚鹏:

    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沉甸甸,使命无比光荣。这份工作,承载着为国家育才、为民族铸魂的重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精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阶梯式递进”规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代代接续、步步跃升的历史长河。当下,我国处于“十五五”承前启后关键期,恰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当保持战略定力,稳住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的良好态势,为现代化筑牢根基。全会将文化强国建设提到新高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号召振奋人心。弘扬核心价值观、增强文明传播力,才能筑牢民族复兴精神支撑,这一部署为思政课强化文化自信指明方向。我定会引导青年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勇挑民族复兴重担。

    艺术与设计学院分团委书记 胡耀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发展蓝图,凝聚奋进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科学判断我国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作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分团委书记,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责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诠释对党绝对忠诚。我要在各类学生活动中和思政课上结合“文化自信”的要求,发掘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青年学生对中华文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引导青年学子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强国之行。我将带领青年学子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砥砺前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娜娜: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读“十五五”规划建议,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倍感振奋又深知责任重大。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部署,为思政教育锚定了新坐标。当“新质生产力”成为发展关键词,当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成为新趋势,思政课更需打破边界,把“双高”建设、职业教育重构等实践案例转化为育人素材,让学生看懂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规划编制中311.3万条民意的汇聚,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民主教育课。我将把这份“问计于民”的实践融入课堂,用“故事链”教学模式,把宏大战略与学生专业、人生规划相连,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力量,让思政课成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引导青年在“十五五”征程中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鑫: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既对全会取得的成果倍感振奋,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前景目标等内容融入教学中,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时准确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与个人成长的紧密联系,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励学生主动投身强国建设,增强历史担当,在“小我”融入“大我”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春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环境工程学院教师 崔虹:

    作为一名亲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赛道指导工作的教师,我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对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倍感振奋。全会强调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我们备赛的核心与追求的目标。

    本次世校赛中,我们团队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和河南省的绿色低碳战略融入方案设计,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对全会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家战略与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定将全会精神更深融入教学与竞赛指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投身生态治理的热情与智慧,为培养更多服务绿色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全力,让青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郝炯驹:

    全程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创新与职业教育的重视。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人工智能核心通用技术定位,身为高职人工智能专业教师,我备受鼓舞。

    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全会强调的“智能化、融合化”方向,与我校专业建设高度契合。未来教学中,我将紧扣产业需求,深化“虚拟仿真 + 企业真实项目”双轨模式,把行业最新技术标准转化为课堂内容。

    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耕产教融合,既授技术本领,更育职业伦理与创新思维,努力培养更多适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端技能人才,为“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旅游学院教师 张梦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强国建设锚定航向,如璀璨灯塔,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照亮前行道路。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教育本职,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紧跟时代步伐,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旅游业被赋予“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三重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重要指示,作为旅游学院的一名教师,我们深知旅游不仅是产业纽带,更是践行共同富裕、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载体。未来我们将紧扣“文旅融合促民生”部署,将双高建设让教育报国的使命更具象,助力“文旅+百业”融合生态构建,以守正创新之姿,为旅游强国建设注入黄水力量。

    校团委学生干部 曹慧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万众瞩目中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十五五”时期恰逢我们完成学业、步入社会、施展才干的关键阶段,规划所聚焦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民生福祉等重大议题,与我们个人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紧密相连。我深刻认识到,要带头学深悟透全会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带动大家共同关注国家大事,思考如何将所学专业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为未来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我们将以此次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珍惜韶华,砥砺前行,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水利工程学院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学生 董冰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在学习了全会精神后,内心既激动又充满了力量。全会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通过这些活动,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学生,但我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将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我要努力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用青春的汗水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