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带领学生体验灯笼制作,点燃非遗文化传承之火

作者:张鑫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责任编辑:高维峰  审核人:焦红强

非遗灯笼有着悠久的历史。汴京灯笼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始传于清末,是艺人张金汉的祖传技艺,以其彩灯造型和扎糊技艺制作而成,主要品种有“龙凤呈祥灯”“莲生贵子灯”“牡丹富贵灯”“吉祥高照灯”等,体现着祈求吉祥如意的传统文化内涵。

“灯笼张”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杨桦老师现场讲解

杨桦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灯笼

  3月18日,由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举办了“传承光影文化-点亮千年匠心”非遗灯笼制作体验活动。学校“灯笼张”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杨桦带领学生走进“汴京灯笼张”传承发展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千年技艺的文化源流。随后,杨桦现场示范了灯笼制作的技法,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深入体验传统技艺的独特韵味。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妙,更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文化自信心油然而生。在猜灯谜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踊跃参与,感受灯谜独特的魅力,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制作灯笼活动现场

学生制作灯笼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青春活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通过制作灯笼和猜灯谜等形式深入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责任,以实际行动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猜灯谜活动现场

  近年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致力于将黄河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第二课堂”,提升思政课的鲜活性和实效性。未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凝聚发展共识,持续开展思政文化活动,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