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马院师生共赴刘青霞故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作者:曾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责任编辑:高维峰  审核人:杜丙辰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提升沉浸式实践教学实效9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师生50余人前往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主题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杜丙辰新思想教研室主任孟卫兵带队参与,通过实地研学、现场教学等形式,为我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刘青霞生平展厅、辛亥革命文物陈列室及复原生活场景区。透过泛黄的家书、泛旧的账簿和历史照片,师生们详细了解了这位“南秋瑾、北青霞”之称的爱国女杰倾家荡产资助革命、创办女校启迪民智的壮举。

参观中,新思想教研室主任孟卫兵在故居庭院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他以“刘青霞精神的时代价值”为题,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结。孟卫兵主任告诉同学们思政课不仅要讲在教室里,更要走在红色土地上。希望同学们把故居中的感动转化为行动,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杜丙辰对师生们的认真参与表示肯定。他告诉大家刘青霞故居是一处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青霞一生毁家纾难的抉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针对如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杜丙辰书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挖精神内核,从历史细节中提炼信仰力量;二是创新教育形式,通过“行走的思政课”锻造理论深度,让思政课“活起来”;三是强化实践转化,鼓励学生将感悟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他寄语师生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把对历史的敬仰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又一实践。近年来学院持续打造“理论+实践”立体化育人体系,通过参观红色基地、开展口述史调研等形式,进一步坚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提升了思政课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