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卫兵,男,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自1986年起,先后在河南大学历史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学习,获得历史学学士、经济学硕学位。主要承担本专科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思政理论实践课》等课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河南省教育厅优秀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参与省厅级研究课题10多项,多次获得省厅级一、二、三奖,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多年来一直从事校内外政策宣讲和党课教学。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
焦红强,男,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在河南大学完成本科、研究生学习,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18至202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获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20)、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23)称号,兼任教育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研究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研究会秘书长、中共开封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政策咨询专家、开封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咨询专家。
先后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传播学》等课程,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2022)。
近年来,主持教育部、河南省社科等省级项目3项,厅级项目8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第二完成人),省社科项目2项,以主要完成人参与省级教改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郑州大学学报》《新闻与传播评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高校科技》《职教论坛》《新闻爱好者》《青年记者》等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教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10余项。曾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大河报》、光明网等权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20余篇,获得河南省教育好新闻奖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
梁志敏,女,出生于1977年5月,副教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分别毕业于河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中共党史专业,2008年8月至今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专职思政课教师。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平均课时量在600学时以上。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思政课教学的第一线,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效果良好,多次在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得“优秀”。曾在全省教育系统教学能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被省教育工会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的荣誉称号。长期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等。近年来在《思想战线》《农业经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长江大学学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教育学》等刊物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河南省教育工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社科联、开封市社科联课题项目近二十项,其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多年来还一直积极承担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的任务,还担任了学校爱心社团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了多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王名哲,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移民社会学。2017年就职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教学工作,2020年获得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参与教改项目两项。科研方向聚焦于乡村振兴与社区治理,发表CSSCI一篇,EI期刊两篇,省级期刊两篇,主持立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项,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联普及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1项,参与社科联课题4项,获奖2项。
李现丽,女,汉族,1982年生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硕士学位。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教学认真负责,注意采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曾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同时,坚持教研相长,不断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先后主持社科项目十余项,其中《课程思政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研究》获厅级一等奖,征文《“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课程发展探究》获省级三等奖,《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探究》获厅级二等奖等;同时参与省部级课题及省市社科项目十余项,参编著作两部,公开发表文章六篇,申报并成功获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项。曾获开封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和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邮箱:zixin198200@163.com
王飔雨,女,汉族,中共党员,讲师,硕士毕业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现任黄河水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列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师型教师,工作以来主要担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讲授工作。入职以来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参与编写教材两部,主持完成厅级项目总计七项,获奖五项,其中荣获一等奖两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总计二十余项,成功主持申报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思政课“精彩系列”评比活动二等奖,黄河水院文明职工标兵等荣誉。
母延雪(1991~),女,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得哲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专职教师,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教学获奖情况:2019年获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2020年获得“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精彩”系列教学比赛一等奖。
科研成果:主持、参与科研项目3项,参编著作2部。
汤迎迎(1993年—),女,汉族,河南杞县人,中共党员。2018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21年任职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列教研室,承担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理念,努力做“四有”好老师。
黄亚鹏,1995年12月生人,男,汉族,河南漯河人,中共党员。2020年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22年任职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承担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曾参加湘潭大学主办的公开课展示活动,讲授内容主题为“近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获省教职委专家一致好评。主持省教育厅项目1项,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王露露,女,汉族,1995年出生,中共党员,202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余初月,汉族,中共党员,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先后到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交流学习,发表相关研究成果,2022年9月入职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思政教师。
杜丙辰,1976年11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西南大学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列教研室教师,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从教以来,始终坚持教学改革创新,获得“河南省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科研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7篇,主持地厅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5部。
王建设,男,河南永城人,中共党员,基础部主任兼直属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商丘市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主讲教师,河南省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思想政治骨干教师,荣获过劳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科研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89年毕业于永城师范,2000年在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深造学习毕业。先后荣获神火集团职工技能大赛一等奖、永城市教学能手、商丘市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受邀请先后于郑州长铝中学、商丘一中、永城市实验中学、安徽涡阳一中做思政课教学观摩课,荣获河南省煤炭系统优秀教师。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担任《形势与政策》,在第三届“良师益友”评选中,被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教科研成果丰硕,先后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包含中文核心。从事项目研究40余项,主持20项,参与20余项,其中主持省级项目(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1项,厅级项目20余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 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级软科学课题2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科技厅项目及其它省级规划课题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任副主编专著1本,参与编著著作4本。另外还主持学校项目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