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团队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   责任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人:

邵卫,河南开封人,副教授,中共党员,法学专业,法学硕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199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法学院,是拥有教师资格和律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讲授过《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经济法》、《劳动合同法》、《民商法》等选修课程执教以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参编著作三部,先后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开封市社科联等各类科研课题二十余项。20134月担任德育教研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是省级优秀课程建设的主要参加人。2010年参加河南省高校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还曾获得“开封市优秀教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白霞,女,河南焦作人,中共党员,教授。

现任黄河水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分工会主席,分管教学、科研、工会工作。

获评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奖励基金并被授予“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两次代表学校参加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德育)一等奖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2012提名为河南省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2017年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2018年获评开封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评“开封市社科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女职工工作者”;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

主持参与省级、厅级、教改项目、科研课题研究30余项。撰写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部。

武香利,河南开封人,副教授,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教师,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曾担任机械工程学院政治辅导员工作,讲授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荣获黄河水院“十佳政治辅导员”、“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两部。创作剧本《红旗渠水绕太行》获得了河南省大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论文曾荣获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论文征集评选二等奖,多篇论文、征文、项目获得省厅级一等奖。

高维峰,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副教授,承担《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从事党的政治建设、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先后在《内蒙古社会科学》《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理论月刊》、求是网理论原创频道等期刊和国家级网站发表各类核心文章17篇,主持和主要完成省、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厅级科研一等奖4项。出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著3部。曾获评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先进个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标兵等称号。

于齐,讲师,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

2012年起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至今,主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与法治》。执教以来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媒体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网络炒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不良导向》等多篇论文,主持省级、地市级调研课题项目《大数据时代提升社会公德治理实效性研究》《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法律规制问题研究》等。 

陈洁,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0.6

20078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底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

教学方面:2021年,本人主讲的《黄河安澜 百年梦圆》微课,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百所职业院校名师讲党史”系列微课,在全国推广使用;于2017年获“全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荣誉称号;在2016年,被评为开封市社科系统先进工作者;在2015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在全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大赛中获一等奖。

科研方面:出版专著两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完成发明专利三项:《政教档案协助归类传送装置》、《档案柜存取档末端推送机构》、《一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主持、完成项目若干。

李瑞娟(1980-),女,汉族,河南浚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长期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还曾承担《形势与政策》、《人际关系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承担为学校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团课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先后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开封市社科联等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获厅级科研一等奖5项,参编教材《形势与政策教程》2部,在《农业经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016年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度考核优秀。 2019年获开封市思政课微课比赛特等奖、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邮箱:16029500@qq.com

李丹,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学历。2014年任教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荣获河南省教学系统教学技能竞赛大学文科组二等奖,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彩教案”系列二等奖。主持并参与了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开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多项调研课题。所撰写的《师德的根在于教师的使命》在河南省“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撰写的《构建全民普法、学法、用法机制实践研究》、《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初探》、《高职德育实践教学的困境及超越》等论文发表于法制博览及教育现代化等期刊杂志上。

赵竟,中共党员,200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专任教师。

曾先后担任三届学生的辅导员工作,负责学生的党、团、社团、新生教育、学生资助等工作,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任务,荣获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迎新、军训及入学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心理指导老师”、女教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主持并参与完成厅级项目14项,获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编写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明专利1项。

王超,中共党员,应用心理学博士(在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专任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兼职教师。擅长个案咨询、团体辅导,累计咨询800余人次。荣获河南省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程,2019年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主持并完成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编教材2部。

薛飞,男,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南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2006年就职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至今,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工作,同时还担任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机械制造等专业学生辅导员工作,多次被学校评为“黄河水院十佳辅导员”,已经取得《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获得《律师执业资格》。

付亚蒙,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2022年任教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2021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并参与完成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项目、开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调研课题和黄河水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撰写的《清廉高校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在河南省第二届清廉学校建设论坛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22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被评为“文明职工标兵”。

乔新杰,34岁,副教授,河南省青年讲师团成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从事思政课教育教学10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优秀德育工作者、河南省思政课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开封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发表论文12篇,其中核心及以上4篇,主持厅级项目20余项,编写教材专著4部。坚持做到六要“八个相统一”,做好学生思想引路人,受到了学生喜爱;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让思政课真正触及学生的灵魂,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姜璐,1988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讲师,河南大学行政管理本科,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研究生,红旗渠精神传承者协会指导教师。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兼职教师。参与《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等3项课题研究,撰写《“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等5篇学术论文,发表《大学生道德品质与修养培育研究》专著1部。曾获得全国第一届职业院校红色故事大赛二等奖,2020年度河南省“活力杯”共青团基层基础大赛“共青团工作项目”特等奖、“微团课”大赛一等奖,获得河南省第二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1年度“百年党史青年说”—百校青年大学生讲党史大赛获得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大赛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