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际教育学院在JX7404会议室组织教师集中收看两会开幕盛况,全院上下高度关注两会动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并紧密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踊跃畅谈感想体会,充分表达奋楫扬帆的坚定信心。
学院集体组织观看学习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识,在党的领导下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广大教师纷纷表示,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贡献一己之力。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巍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职业教育需以“落实”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教师,我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应积极响应“一体两翼”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将岗位需求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助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数字经济崛起要求我们主动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打造智慧育人场景。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更需立足思政引领,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其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职教出海”等战略中,助力培养兼具国际竞争力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科科长刘梦媛表示:作为一名中外合作办学教师,我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充满期待。此次会议将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新契机,特别是“教育数字化”和“职业教育国际化”议题,将深度赋能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改革。我院已引进“科大讯飞FIF英语口语训练系统”,推动AI技术融入公共英语教学;在机械制造等专业推行“双导师制”,联合俄罗斯合作院校教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建立“双语教学督导组”,引入国际工程认证标准严控质量。未来,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加速数字化转型、深化国际标准对接,在课程共建、师资培养、质量评估等领域形成特色方案,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黄河水院”智慧。
国际教育学院将持续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