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国家资助政策精准触达乡村群众,暑期以来,环境工程学院实践队分“集体行动+家乡实践”双线并行,深入多地乡村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活动,用青春声音传递政策温度。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的方式,将各类资助信息送到村民家门口。
实践队集体走进开封马头村,围坐于村民家中的客厅、庭院,以唠家常的方式拆解资助政策细则:从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到助学金的覆盖范围,再到基层教育帮扶的具体举措,队员们将书面条款转化为通俗表达,让村民清晰了解各类教育资助渠道。队员还现场演示手机端政策查询、材料提交的操作步骤,帮助老年村民跨越“数字鸿沟”,掌握政策获取的便捷方式。
与此同时,部分队员回到各自家乡,在兰考县爪营一村,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等地区化身“政策宣传员”。结合本地教育帮扶案例,为有子女升学需求的家庭梳理“从入学到毕业”的资助保障链条。“以前总担心孩子上学费用高,现在清楚了这么多帮扶政策,心里踏实多了!”一位村民听完讲解后感慨道。
此次走村入户的宣传活动,不仅让资助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更搭建起实践队与群众的沟通桥梁。队员们表示,“把政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是实践的意义所在。”也让队员们在基层实践中深化了对民生需求的理解。后续,学院将持续推动资助政策宣传常态化,以青春之力搭建政策与群众的“连心桥”。将继续以接地气的方式传递政策温度,让民生福利真正惠及更多群众。



